时间:2022-10-10 11:18:12 | 浏览:292
总的来说,2021年自行车的设计和发展相当黯淡,虽然需求爆炸式增长,但供应链短缺以及全球航运限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意味着新产品的出现会延后。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会看到山地车领域有任何新的发展?很难说,但我们可以预测2021年或更久以后的一些趋势,以窥端倪。
1.车架部分更新?
我们很可能在2021年看到不是完整更新的车型,只会看到一些中期改款甚至部分更新的产品。
全避震山地车的改款会很方便,只需要只需更新前或后三角,或后避震、前叉等等就是一款新车型。以至于修改后轮间隙就是一个新的后三角设计,这样就会比完全设计一台完整的车子更快。我们曾经看到过一些品牌对现有车架微调,或者将其他车型的几何应用到这款车上。
通过轮胎间隙、避震行程、几何和小配件的改变足以让一辆旧的车子再次令人兴奋起来而无需重新制作模具。
2.零件规格可能产生波动
因为疫情影响世界各地的零件供应可能存在问题,意味着你收到的产品与你在产品目录上看到的会有些出入,当然这些问题在疫情出现之前就有所影响。目前大多数公司会在他们的产品目录和网站上声明“产品规格可能会有变动“,或以实物为准,现在看起来将会成真。
3.将会有更多的真空胎产品出现
这纯粹是猜测,但似乎由于目前货物奇缺包括内胎奇缺,这一点将是有意义的。许多其实许多整车产品在生产运输时都选用开口轮组,这样在制作和运输中更容易,并且保证在长时间存放和运输中不会因为补胎液干涸引起麻烦。
但是目前而言,真空胎虽然销售的配件和产品变得更多,但考虑到没有替代产品和性能优异,许多商家会转向这一方式。
4.更多的29er出现?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制造商们可能会尝试在他们的产品范围内统一轮胎尺寸,我们将在今年看到更多的29er。
另一方面,厂商可能会考虑库存因素,因为轮径问题涉及到整个自行车系统,比如轮胎、前叉、轮组等等,如果厂商有一堆27.5库存,他们很可能会推出一些27.5的战车,仅仅是因为快速清库存。
5.几何继续变化
许多品牌已经在寻找现代几何的极限。但也有不少品牌几年都没有更新。假设这些没有更新的品牌能在今年有所改观,我们可以期待在以下方面继续:松弛头管角度,更陡的座管角度,更长的reach,更短的前叉偏移,更宽的轮胎间隙。
6.更高的转点
与我们之前对部分更新车型的预测相一致,少数山地车大品牌将在他们的Enduro车型上采用高转点避震设计,即使他们品牌的DH车也不例外。
高转点在2020年已经在众多比赛中获得成功,而且一些山地车大品牌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以Norco、Commencal尤为关注,虽然这几个品牌的后避震设计相对复杂,但这也是一个品牌拥有技术积累的证明。
7. 配件的空间更大?
无论是携带工具的支架,还是半集成的包,2020年最好的设计都让车手更容易携带维修工具。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趋势,解放了背部让骑手更加专注骑行,仅仅是提高美观程度也让人赏心悦目。把工具、装备从背上或口袋里拿出来放到车上的方式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欢迎。
当然你如果偏爱背包,你可以不选择使用车架上的配件。不过,我们还是希望这一趋势能在2021年及以后持续下去。
8.山地车上将有更多的直装夹器规格支持
Shimano已经为一些车队提供了直装版本的山地规格刹车, Magura已经有好几年了,SRAM目前还只是OEM厂商的产品。
现在是时候让更多的制造商开始使用直装规格来生产山地刹车了。毕竟,它们可以安装在更小的的后三角,兼容更大的盘片,更轻的重量,而且它们看起来也更美观。
然而,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在公路车和gravel尚未如此,并不是所有的车架都能提供最好的调整刹车状态,这是车架结构直接影响的。如果车架厂商能修复这一点,未来所有自行车都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将大有不同。
不过Cannondale在2018年就这么做了,并对其好处做了很好的解释。或许还有一些其他的,我们听说更多的产品正在到来。
9. eMTB会变得更轻
在这一点上,它甚至不值得争论。电助力车已经站稳了脚步,而且只会越来越受欢迎。甚至一些地方专门针对eMTB设计了整个山地自行车公园。
虽然我们认为这一类别仍有一个自我认知过程,但我们认为今年我们将开始看到更清晰定义出现。我们会看到自行车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一种是中程eMTB,重量更轻;另一种是长途eMTB,马力更大。
博世(Bosch)和禧玛诺(Shimano)在2020年推出新电机产品,2021年将是所有拥有更小、更轻、更高效电机整车开始出货的一年。虽然有几款产品已在2020年成功推出(如Patrol、Merida、Privateer和Pivot),紧接着更多的产品即将面世。
会有一些像Specialized这样的品牌,使用自行专门研发的系统使车子变得非常轻。还有像Bulls这样的致力于长期研发电助力制造商,他们也会积极创新,为全避震平台增加更多的动力和容量。
10.我们得集中目光在新手
如何教一个第一次骑山地自行车的人骑行?这本身并不是一种产品趋势,但随着2020年和2021年或者至少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影响,大批新骑手将首次踏上赛道,我们应该寻找方式欢迎他们加入这项运动。从品牌的角度来看,他们正在寻找让消费者快速了解技术、功能和自行车的方法,这将使双方都最大限度地受益。
还有什么?你对未来的发展有自己的看法吗?请在评论中留下你的想法吧!
你在被自行车的各种专业的名词术语绕的云里雾里吗?你还在购买配件是不知道搜索框里输入啥吗?你知道五通、中轴、花鼓、棘轮这些都是什么玩意儿吗?等等等等等。。。。。。这篇文章让你了解有关自行车的名词术语,不再做骑行小白。这里以山地车为例,把车子划
山地车为什么这么慢,因为山地车的设计之初并不是为竞速而生,而是为越野而生,为越野而生,就要对自行车的设计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从1903已经开始的环法比赛,所有设计自行车都是为速度而生,而第一辆山地车则在20世纪80年代诞生。)影响山地车速
事实上山地车的种类比较公路车,少了很多(公路车类型)。根据减震的数量和位置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刚性自行车(Rigid) 前后都无避震器硬尾山地车(hardtail)(前叉上有避震器,但后部没有)全避震(Full-suspension)(前后都
本小编告诉你们如何挑选一辆适合自己的山地车。本文仅针对入门用户,不涉及高端产品。车架材质目前主流的车架材质是铝合金和碳纤维,也有钢架和钛合金架,至于竹子之类的大家不要太当真。铝合金是目前市场上使用最普遍的材质,优点在于重量轻、短时间的硬度和
本期为大家带来专业XC越野山地车选购指南,对于这一级别的山地车判断标准可以理解为入门特征的加强版,一句话概括就是可承受XC山地车比赛的使用强度,具备山地车比赛所需要的必要性能。这些必要的性能包括:1、高强度轻量化的车架自行车使用的所有零件都
超轻硬尾山地车的竞争愈加激烈,前有Specialized Epic Hardtail 775克突破量产XC硬尾的极限,现在又有新的厂商加入这场“军备竞赛”,新款2021 Mondraker Podium 重量为775克(M码),新款Cany
之前我们讲过山地车的分类和变速系统等级,相信小白用户对山地车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是时候带你们入坑了,让本小编告诉你们如何挑选一辆适合自己的山地车。本文仅针对入门用户,不涉及高端产品。车架材质目前主流的车架材质是铝合金和碳纤维,也有钢架和
很多小伙伴在选入门山地车的时候都有很多困扰:选什么类型的车呢?哪个品牌好呢?价格不能太贵、一定要骑得舒适...今天小编希望能藉由【山地车类型介绍】,提供初学者指引,在广阔的网域中爬文,你也会更有系统性地去寻找需要的答案。1 XC(Cross
总的来说,2021年自行车的设计和发展相当黯淡,虽然需求爆炸式增长,但供应链短缺以及全球航运限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意味着新产品的出现会延后。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会看到山地车领域有任何新的发展?很难说,但我们可以预测2021年或更久以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时代更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运动自行车领域这几年也风云突变,曾几何时三盘山地车满大街都是,动辄十几速、二十几速甚至三十速,但是如今看来似乎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新近才加入骑行圈的朋友在买车的时候应该都有了解,专卖店陈
在过去的一两年里面,传统自行车运动尤其是山地车运动仿佛一下子遇到了发展瓶颈,顶级赛事的迟滞不前对品牌商而言似乎也缺乏一些动力。从不同轮径规格到公制&英制避震器之争,从小行程XC软尾到重溯29吋软尾车架,实际上在技术细节上更加丰富、多元化的山
出处 : pinkbike 作者 : pinkbikeXC山地世界杯德国站阿尔布斯塔特的赛道拥有陡峭的爬坡和较为硬质平坦的路面,尽管现在顶级赛场早已是软尾XC的天下,不过有一些车手还是选择使用硬尾出战,下面一起来看看顶级赛场上的硬尾山地车!
比利时品牌Ridley,近期发布了一款全新轻量化Probe RS硬尾山地车,整车的设计倾向于竞赛性能为主。整车凭借现代的几何形状和100mm及120mm前叉行程,使它能够更加快速的应对各种XC赛道。Probe RS硬尾山地车专为轻量化纯粹主
Cervélo发布ZHT-5山地车正式进军山地市场,车架围绕100毫米行程前叉和29寸轮径设计,这是一款以低重量高效率为主的山地自行车。Cervélo表示,ZHT-5专为XC赛道打造,将在明年5月份荷兰瓦尔肯堡举行的XCO世界杯上首次亮相。
出处 : pinkbike不知怎的,我们就到了2021年,又过了一个多月,这个数字在我看来十分地奇怪,似乎我们在2021年已经该拥有了喷气背包,激光枪和飞行车。但是除非你是马斯克的家人,否则你现在拥有这些东西好象还是不太现实。幸运的是,山地